经常乞怜的人,是得不到别人同情的。
经常高慢的人,是得不到别人尊敬的。
经常自卑的人,是得不到别人重视的。
经常妄语的人,是得不到别人取信的。
经常乞怜的人,是得不到别人同情的。
经常高慢的人,是得不到别人尊敬的。
经常自卑的人,是得不到别人重视的。
经常妄语的人,是得不到别人取信的。
问:什么叫做出家二众和在家二众呢?
师答:出家就是离开父母生养之家——俗家,回到如来之家,去学佛修行,弘法利生。
出家的比丘、比丘尼叫做出家二众;在家的男女居士叫做在家二众。佛教的四众弟子,好比一部车子的四个轮子,出家弟子是车子的两个前轮,牵动这辆车;在家男女二众,好比车子的后轮,推动后面两个轮子,护持佛教。四个轮子配合得好,才能推动这部汽车,就好像佛教的四众弟子,如果同心协力,共同来弘扬佛教,法轮常转,佛教一定光大。
问:佛陀早已成就无上正等正觉,为何依然时常以坐相习禅定?
师答:佛陀既然早已成佛,但是他是在我们人间现人身成佛。人有一切的动作,佛陀也有一切的动作。
人累了要坐,佛陀他也要坐,因为他是人,今生是现人身而成佛的,那么人睡觉,佛陀是人身,他也要睡觉。所以问这个问题,其示意如何?是表示什么?表示生活。就是学佛修行办道在哪里?就在我们人的日常生活中,离开生活去谈佛法是没有用的。大家要相信这句话,所以佛陀以人身成佛来度化我们世人,就是人乘佛教所推行的。因为不但释迦牟尼佛示现人身说法,示现人身成佛,就是过去庄严劫,千佛出世也是如此,贤劫千佛也是如此,将来星宿劫也是如此。
假使佛陀的生活与我们凡夫不一样,大家会失去信心,因为你会这样想:我不是他,我怎能成佛?佛陀说你不要怕,我也是人,我是人修成的。因此佛陀要度人间的众生而现人身说法,人有衣、食、住、行,佛陀也有;人有父母,佛陀也有父母。我们推行人乘佛教,就是基于这个大悲心,而产生人乘佛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