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:金刚经说四句偈,是那四句偈?
师答: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。”金刚经里四句偈很多,不只这四句偈,还有很多,这只是举个例,你只要知道这四句偈就不错了。又如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,若见诸相非相,即见如来。”,“若以色见我,以音声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见如来。”这也是四句。“无我相,无人相,无众生相,无寿者相。”这也是四句偈。所以金刚经里面的四句偈很多,随便四句,你能了解、通达、悟了,就受用无穷。
问:金刚经说四句偈,是那四句偈?
师答: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。”金刚经里四句偈很多,不只这四句偈,还有很多,这只是举个例,你只要知道这四句偈就不错了。又如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,若见诸相非相,即见如来。”,“若以色见我,以音声求我,是人行邪道,不能见如来。”这也是四句。“无我相,无人相,无众生相,无寿者相。”这也是四句偈。所以金刚经里面的四句偈很多,随便四句,你能了解、通达、悟了,就受用无穷。
问:佛教里面有一句话说:“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”,请问放下屠刀真的可以立地成佛吗?
师答:假使你多生累劫就有修有证,也没有什么屠刀可以拿在手里来放下了;假使你已经拿了屠刀,那你为什么去拿呢?因为是一个苦恼的众生,没有觉悟。现在你觉悟了:“哎,不对!杀人是有罪的。”马上觉悟了,就“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”。这个“佛”字,有很多种意思,简单讲,翻译成中国的文字就是“觉悟”的意思。“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”,是马上觉悟了,就放下了;这里的“成佛”当“觉悟”讲。
一般人讲成佛,以为是像释迦牟尼佛、阿弥陀佛那样成佛,其实不然!佛有“分证佛”,修行就好比磨镜子,一点一点磨光了、擦亮了,叫“分证”,比喻佛有一千分,你今天证到一分也是佛,叫分证佛。还有“名字即佛”,比如有人称呼什么活佛、什么活佛,名字叫做佛。还有“究竟佛”,像释迦牟尼佛成正等正觉,天上地下他都能够去弘法利生,才是真正的佛。
所谓“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”,这个“佛”字也只能当“觉”字讲,是“少分觉”。假使拿一把刀要去杀人,人还没有去杀,马上觉得不对:杀人是要抵罪。放下了!这就觉悟了。所谓“放下屠刀,立地成佛”,是个觉悟。
问:请问法师,受过五戒或菩萨戒的人是否一定要持长斋?
师答:在五戒里,第一条戒叫“不杀生”,既然是不杀生,最好就要吃素,你受了五戒或菩萨戒还吃荤的话,就是帮助杀生。至于受过了菩萨戒,当然一定要吃素,因为菩萨以大悲为本,食众生肉会断大悲种,所以菩萨一定是要吃素才对。
问:金刚经说: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,请问这个心是什么心?
师答:应无所住而生其心,我们一般凡夫众生,常常有心,这个心就有所住而生心;菩萨呢,就是无所住而生其心。佛教有一位祖师,六祖慧能大师,就是听到别人诵金刚经时,诵到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,他就开悟了。
比如说,我们今天来到这里,早先我并没有想到要到这里弘法。假如我天天想去弘法,我一定要安排去弘法,那就不叫随缘了。佛教是讲因缘法的,居士们大家热心,安排请圣开弘法,好啊!圣开就来弘法。如果弘法以后,我天天还想着我到那里弘法,又是怎么样啊,又是怎么样……,一直想,这样就是有住生心。我们弘法,刚刚说过,如梦幻泡影,也不过是个因缘法,好像做梦,过去就过去了嘛!不要一直想,以无住生心就可以了。